高盛資管2025年投資展望:新的平衡點
平衡之道
經歷過去幾年的高通脹高息環境後,宏觀經濟失衡的情況已有所改善。通脹在沒有帶來環球衰退的情況下得已緩和,而央行亦開展了寬鬆貨幣政策週期。我們預期於2025年,大多數發達和新興市場將會進行減息,而儘管步伐不同,但最終將會靠攏於較上一輪低利率時期更高的水平。
在央行逐步實施寬鬆政策的情況下,我們對主要經濟體持續取得新的增長平衡點持謹慎樂觀態度,惟需注意可能會使局勢失衡的尾部風險。市場正在評估美國總統特朗普立法議程的潛在政策,以及對投資組合的潛在影響,但兩者目前尚未明朗。市場預期可能採取寬鬆的財政政策和促進增長的措施,包括降低企業稅和放寬監管;但亦有可能提倡貿易保護主義,從而拖累經濟增長並導致通脹率暫時上升。經濟數據波動可能引發類似2024年8月由增長驅動的淡市。東歐和中東的地緣局勢首當其衝的是高昂的人道主義代價;另一方面,局勢的進一步升溫將影響貿易路線和商品價格。
我們認為,投資者需因應目前環境重新調整投資組合。利用廣泛、多元化及全球化的投資工具,或有助在公共及私募市場捕捉機遇與駕遇風險。我們認為投資者可放眼債券、擴展股票投資目光、探索另類投資方案,以及在變革中尋找機遇。在作出深入分析前,我們先分享對未來經濟潛在發展路徑的看法。
美國經濟軟著陸仍然是我們的基本預測
踏入2025年,美國經濟仍將展現韌性。通脹已下調至接近美聯儲的2%目標,而熾熱的勞動市場亦有所緩和。我們傾向於將軟着陸視為基本情況,放眼周期尾段的機遇和注意尾部風險。美聯儲於2024年9月份進行首次減息50個基點,隨後在同年11月再減25個基點,使聯邦基金利率下調至4.5%至4.75%。1在2025年,我們預期在通脹持續降溫的前提下,美聯儲將會進一步推出減息措施,因此減息週期或將在年底之前結束。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第二個任期,關稅預期可能帶來通脹上行風險,增加美聯儲暫停或放緩減息步伐的可能性。然而,我們認為只要通脹預期保持穩定,利率再次上調的可能性不大。雖然上任後的政策將成為焦點,惟我們預期勞動市場和消費者信心將成為未來幾個月經濟、美聯儲政策決策,以及及市場走向的關鍵因素。如同央行一樣,我們繼續依賴數據,並對未來的各種潛在路徑保持警覺。硬著陸或衰退並非我們的基本預測,惟如果環球貿易遭遇嚴重干擾,則此情況的風險將會上升。我們預期市場亦將進一步關注美國赤字擴大的情況,以及政府利息成本上升的持續性。

資料來源:高盛資產管理。美聯儲、歐洲央行、英倫銀行、日本央行。截至2024年11月1日。
我們預期發達市場將進一步減息
在歐元區,經濟動力減弱、通脹壓力急劇放緩,促使歐洲央行在2024年11月第三次放寬政策(此前在同年6月和9月曾作出調整)。2如果美國關稅具規模地廣泛實施,可能會拖累歐洲經濟增長,而如果未來數據表現不如預期,歐洲央行可能會加快並加大減息幅度。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連任或將增加歐洲國防支出和國家安全壓力,進一步增加財政挑戰。於英國,通脹持續放緩,2024年9月的數據低於預期。3英倫銀行在2024年8月進行首次減息後,於同年11月進行第二次減息,將政策利率從5.00%下調至4.75%,原因是通脹持續高企的風險已經緩和。如果英國預算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不如預期般重大,且國內通脹壓力持續回歸正常,則利率調降的步伐可能在2025年加速。其他央行,包括加拿大銀行和瑞典央行,亦正朝著溫和政策的方向發展。然而,日本經濟步伐仍然截然不同。工資與物價的相關動態穩健,意味著日本央行政策將進一步正常化,而隨著選舉的不確定性逐漸消退,我們預期利率於2025年將逐步上調。

資料來源:Macrobond、高盛資產管理。截至2024年11月13日的年初至今變化。預測截至2024年11月9日。
中國於2024年第三季末推出政策,以求穩定房地產市場並提振內需。此舉引發金融市場迅速而強烈的反應,但於2024年第四季逐漸減弱。4刺激措施顯示出政策制定者對增長目標的關注,主要旨在應對持續存在的週期性和結構性經濟挑戰。我們有待觀察未來幾個月將宣布多少額外的財政刺激措施,以及有關刺激措施的執行效果。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2024年11月會議結束時,所宣布的放寬政策措施未能滿足市場的較高期望,5然而,中央政府於2025年仍擁有相當大的債務融資和赤字擴增的空間。美國總統特朗普連任及加徵關稅的風險,可能會對中國制定經濟增長政策造成額外壓力。與此同時,政策可能因應更嚴峻的貿易出口,專注於提振國內消費,以推動中國經濟增長。我們繼續關注2025年3月「兩會」會議前中國的宏觀催化因素。
新興市場放寬措施將繼續擴展
美聯儲態度相對溫和,帶動新興市場在2024年下半年推行寬鬆政策,所以各國央行隨之採取行動。在亞洲,南韓和泰國等對美聯儲政策周期敏感的市場,預計在2024年第4季減息。6另一方面,南非和墨西哥近期亦已進行減息。我們預期新興市場的減息週期將於2025年持續。整體而言,新興市場的增長相對仍然展現韌性,且通脹水平明顯低於2022年的高位。然而,隨著共和黨全面勝利,美元強勁上漲,增加提高關稅的可能性,亞洲新興市場在制定針對減息的貨幣政策時可能更加謹慎,因為其更傾向於保持本地貨幣相對於美元的穩定性。巴西等部分新興市場國家的財政政策令人擔憂,這些國家的通脹仍然高企,且貨幣政策正在分化。然而,近年來,包括疫情期間,新興市場的整體財政表現不如發達市場具有擴張性。同時,新興市場的央行持續推動黃金儲備政策,以應對地緣政治和金融衝擊的風險。7
值得觀察的指標
1. 消費者信心與勞動市場
勞動市場緊張、家庭財務狀況穩健,以及消費信心復甦正惠及消費市場。通脹下降與高就業率亦支持實質收入增長。然而,各國之間存在差異。日本、美國和歐元區的債務服務比率仍然低企,但澳洲、加拿大和英國等國家因較高的短期固定利率抵押貸款比例,債務服務比率有所上升。整體而言,消費者仍持續消費,但變得更加精挑細選。
2. 特朗普上任的首100日
由於投資者關注選後政策變動可能對其投資組合的影響,我們預期特朗普政府的首100日對評估立法的優先事項尤為重要。如果實施關稅政策,可能會透過多種直接和間接的渠道影響經濟增長和通脹。針對中國的關稅對通脹的影響可能有限,但對歐洲等不同地區的更具規模地廣泛徵收關稅,或帶來更大影響並拖累經濟增長。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連任或將增加歐洲國防支出和國家安全壓力,進一步增加財政挑戰,惟各地因應加徵關稅的反應與反制行動仍然難以預測。
3. 美元走勢
當美國經濟強勁且增長速度超過其他經濟體時,美元往往會升值。我們目前的活動指標持續顯示美國經濟增長高於趨勢水平,而其他主要經濟體的增長則接近或低於趨勢。我們預計如特朗普新政府聚焦關稅政策,再加上適度的額外減稅、更多的聯邦支出和更寬鬆的監管,則美元將繼續走強。此外,考慮到於全球風險情況惡化時美元通常會升值,我們認為在特朗普第二任期,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加劇可能會進一步支撐美元走勢。
1 美聯儲。截至2024年11月7日。
2 歐洲央行、彭博。截至2024年10月17日。
3 英倫銀行、彭博。截至2024年10月16日。
4 彭博、高盛資產管理。截至2024年10月7日。
5 高盛全球投資研究部。截至2024年11月8日。
6 路透社。截至2024年10月28日。
7 高盛全球投資研究部。截至2024年9月30日。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is material has been provided for your (and your affiliates’) convenience and information only. Goldman Sachs makes no representations as to the accuracy and/or completeness of the translation and you should not rely on it. In the event of any inconsistency between the English version of this material and the Chinese version, the English version shall prevail. 本資料的中文翻譯本僅為閣下(及閣下關聯方)之便利及參考而提供。高盛不對翻譯的準確性和/或完整性作任何陳述,並且閣下也不可依賴於此翻譯。若本資料的英文本與中文本之間存在任何不一致之處,應以英文本為準。